發布:2020-05-26 05:43:51 關注:24192次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國藥學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創新藥物研究的戰略組成部分。實驗室依托于北京大學,充分利用北京大學多學科、自由探索及特色化發展的綜合優勢,領軍科學家聚集,科研實力強勁,科研條件先進,學術氛圍濃郁。實驗室現有28個課題組聯合招聘博士后96人。招聘方向包括化學、生物學、藥學、醫學、信息科學、人工智能、核磁共振、質譜技術等多學科領域。期待您的加入!
一、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總體定位于探索藥物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以及未來可能成為治療藥物的源頭發現,圍繞天然產物復雜成分成藥性的基礎科學問題和內源性物質發揮治療功能的仿生關鍵技術瓶頸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實驗室以藥學學科為龍頭,化學、生物學、基礎醫學以及臨床醫學等相關學科為依托,整合北京大學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骨干,通過承擔國家重大科學項目和多學科交叉研究,建立對藥物源頭創新具有引領作用的新理論、新方法、新策略。實驗室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推動科學技術創新和國家高科技產業發展,把實驗室建設成為前沿科學的研究中心、領軍人才匯聚和培養中心、新學科的培育中心。目前,實驗室有院士4人,中組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部等高層次人才75人次,國家重大重點項目973、863、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及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際合作專項等首席科學家50余人次。學術大咖云集,領軍人才薈聚。
實驗室在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專項經費和雙一流學科建設經費的連續支持下,圍繞藥學前沿科研需求,逐步和集中建立了核磁、順磁、質譜、影像學、分子互作、藥理學、流式細胞技術、化學、x射線晶體學、藥物設計臺、化合物樣品庫等多學科、多層次、多性能、系統化配置的綜合性藥物研究技術平臺。公共技術平臺現有設備總價值約2億元。同時,實驗室從海內外公開招聘具有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經歷的高水平技術支撐隊伍,完成了從“測試”平臺到“測試+研究”平臺的轉化。目前,該平臺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實驗室承接國家重大任務和面向國際前沿的研究工作保駕護航。近5年,實驗室先后承擔“973計劃”、“863計劃”、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制、科技支撐計劃、基金委重大重點項目等100余項。實驗室在藥學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系統性、原創性成果,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nature、cell、nature chemistry、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pans等國際頂級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獲發明專利授權130余項。
目前實驗室在站博士后100余人,是前沿科學的核心研究力量。實驗室支持和鼓勵優秀博士后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大學醫學部博雅博士后項目和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此外,為促進學術交流和潛心探索,實驗室積極舉辦博士后沙龍和 “學術之星”獎學金評比等系列活動。
二、擬招博士后合作導師研究方向和技術需求
合作導師 | 研究方向/技術需求 |
周德敏 | 基于化學-生物學交叉的創新藥物研發,包括:(1)生物大分子定點修飾及成藥性研究;(2)活病毒疫苗及新型病毒載體驅動的抗病毒/腫瘤生物技術藥物;(3)化學-生物學交叉驅動的免疫再平衡及轉化研究;(4)生物及組學質譜技術研究;(5)病理學和組織胚胎學相關技術的應用研究。 |
葉新山 | (1)糖化學:新的寡糖化學合成方法和策略的發展;生物活性寡糖(包括腫瘤相關糖抗原)合成及活性評價;蛋白質糖基化修飾新方法的發展。(2)糖類藥物:糖疫苗的研制;糖苷酶、糖基轉移酶抑制劑的設計、合成、評價;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化學改造。(3)糖化學生物學:運用化學和生物學手段,對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糖基化修飾過程的功能和機制進行研究,并對其功能進行干預。招聘化學生物學或藥物化學專業的博士后,化學和生物背景均可。(4)糖類藥物與靶標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糖類化合物的結構解析。要求申請者熟悉利用核磁共振技術研究蛋白質、核酸、糖類等生物大分子溶液構象的基本方法,具有相關研究經歷者優先考慮。 |
李中軍 | 糖合成化學、糖類分子藥效學及作用機制研究。招聘糖化學、有機合成、藥理學及糖化學生物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后,要求具備獨立開展課題研究、申報國家及省部級課題的能力。 |
劉濤 | 將化學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技術應用于生物技術制藥,包括開發與優化基因密碼子擴展技術介導的含有人造非天然氨基酸的蛋白藥物與細胞藥物的研發,從而促進生物藥物的升級換代,并應用在腫瘤免疫、基因編輯以及蛋白翻譯后修飾調控等領域。擬招聘4個方向的博士后:(1)合成化學背景:發展新的可控的生物正交反應,應用于抗體藥物偶聯等領域。(2)合成生物學或代謝工程背景:系統的優化基因密碼子擴展技術及其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應用。(3)免疫學背景;發展化學修飾的蛋白藥物在免疫學領域的研究與應用。(4)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要求具備抗體制備經驗,熟悉spr、bli、itc、mst等技術優先考慮。 |
王晶 | (1)腫瘤代謝小分子的遺傳編碼熒光探針的設計;(2)金屬蛋白在腫瘤中的生物學機制和化學干預研究;(3)dna/rna表觀修飾的化學標記測序方法的建立。招聘有機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方向的博士后。 |
劉國全 | 基于氧化應激的病理機制、抗腫瘤藥物開發。招聘細胞生物學、病理學、免疫學等專業,或從事過腫瘤治療研究的博士后,有鐵死亡等細胞死亡機制研究經歷的優先考慮。 |
黎后華 | 天然產物的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研究。歡迎具有全合成、有機方法學、生物有機化學、藥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研究經歷的優秀博士畢業生或即將畢業的博士生申請。 |
張亮仁 | (1)中樞神經系統復雜疾病新藥創制與機制研究;(2)以激酶為靶的多靶標藥物設計策略、抗腫瘤新藥創制及機制研究;(3)人工智能驅動的藥物設計方法;(4)基于語義和圖像的健康大數據生態社區知識庫構建;(5)先導化合物發現中的引領技術與策略研究;(6)基于臨床用藥大數據的個性化用藥策略。招聘藥學、有機化學、化學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后,具有相關核心技術研究經歷者優先考慮。要求在本專業領域主流國際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不少于2篇研究論文。 |
焦寧 | 以綠色藥物合成研究為目標,致力于廉價、高效、綠色的藥物及其中間體合成新方法發現研究,應用于藥物、天然產物的后期修飾,并實現新的藥物活性分子及先導化合物發現。目前已發現若干高活性先導化合物,現根據新藥創制的課題需要誠聘博士后研究人員,要求具有催化、合成、藥物化學、藥理學、生物等相關專業。 |
賈彥興 |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及仿生合成;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結構改造以及構效關系研究;基于天然產物小分子探針的發現;有機合成新方法、新策略的研究。 |
湯新景 | 核酸藥物、核酸分析化學和核酸化學生物學;診療一體化的納米技術。招聘化學、藥物化學、化學生物學、納米材料等專業博士后,要求具有扎實的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或者納米技術等領域研究背景。 |
呂萬良 | 生物藥劑學,在腫瘤細胞轉運體、腫瘤干細胞、腫瘤線粒體及內源性耐藥基因及其功能靶向性給藥系統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招聘生物學、藥劑學、有機化學專業的博士后。 |
王堅成 | 分子藥劑學,包括生物大分子給藥系統和載體給藥系統兩個方向;新藥研發,包括各類藥物新劑型與新遞釋系統的研究開發。招聘藥劑學、生物學或高分子材料學相關專業博士后,有藥物研發經驗優先考慮。 |
黃卓 | 神經元興奮性調節機制研究;難治性顳葉癲癇的發病機制研究;成癮記憶形成過程中,神經元興奮性調節機制研究。招聘藥理學、生物學、基礎醫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后,要求以下條件具備其一:(1)具有神經藥理相關研究背景;(2)掌握藥物代謝動力學或急毒、長毒實驗的實驗和分析方法;(3)熟悉動物(小鼠等)模型的制作;(4)掌握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相關實驗技術,能夠獨立建立基于熒光、spr、itc等技術的藥物篩選體系;(5)掌握電生理技術;(6)擅長組織病理學切片制備、染色及分析技術、免疫組化技術、多色免疫熒光染色及成像技術。 |
劉合力 | 專注于細胞表面受體的分子和結構藥理學研究,旨在探討受體酪氨酸激酶、受體酪氨酸磷酸酶、神經突觸粘連受體等的跨膜信號轉導的結構機制,基于結構機制發現調節它們功能的分子工具(小分子化合物、單抗、蛋白質),為癌癥或自閉癥等疾病確證新的藥物靶標,以此助力于原創性藥物的發現。因研究項目需要招聘博士后:(1)神經生物學專業,要求熟悉神經解剖學、電生理、行為學的理論和技術,有孤獨癥相關研究經驗者優先考慮。(2)腫瘤生物學或免疫學專業,要求熟悉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基本理論和技術,具有動物實驗基本技能,有腫瘤免疫相關研究背景者優先考慮。(3)結構生物學專業,要求熟練掌握蛋白表達純化、晶體篩選及優化、蛋白質晶體學和蛋白質結構解析等技術。 |
葉敏 | 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與生物催化;中藥藥效物質。在以下四個方向招聘博士后:(1)植物或微生物分子生物學背景,具有基因克隆表達、載體構建、基因敲除研究經驗。(2)藥理學背景,具有中藥藥效評價與分子機制研究經驗。(3)天然藥物化學背景,具有天然產物分離純化、結構鑒定、質量控制等研究經驗。要求申請人在本領域代表性雜志發表過研究論文。(4)生物及組學質譜技術。 |
林文翰 | 從事海洋動植物和微生物,大洋深海微生物的活性成分研究;新型結構海洋天然產物的結構確定和分離,天然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評價與分子機制研究,特別是海洋生物來源抗病毒和抗耐藥病原菌活性分子與作用機制研究,以海洋天然產物為探針對疾病靶蛋白的調控,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結構改造以及構效關系研究,海洋化學生態學研究。要求申請人熟悉掌握分子網絡、生物信息學、化學生態學、色譜、波譜、基因操作工程、合成生物學或分子藥理學技術。 |
蔡少青 | 生藥質量評價、中藥藥效物質及作用機理等。包括:中藥的“顯效形式”及其“疊加作用”研究;已上市化學藥物的“疊加作用”與“毒性分散效應”研究。招聘的博士后所學專業不限,歡迎交叉學科,如藥理學、生物學、信息學、藥物分析學、藥物化學等背景人員。 |
姜勇 | 中藥多組學研究、微流控芯片技術研究、天然藥物化學(包括天然產物結構改造)、活性天然產物的化學生物學。要求申請者具有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等相關專業,具有扎實的化學和生物學理論基礎,以第一作者發表過相關領域的高水平科研論文。此外,質譜研究招聘博士后,熟悉利用液質聯用技術研究代謝組學、天然產物鑒定、藥代動力學等小分子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相關研究經歷者優先考慮。 |
馬明 | 微生物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解析;天然產物生物合成中關鍵酶的三維結構及其催化機制;新穎天然產物的發現。在以下三個方向招聘博士后:(1)結構生物學或生物化學相關專業,具有基因克隆、質粒構建、蛋白質純化和蛋白質晶體篩選研究背景。(2)分子生物學或生物化學相關專業,具有基因敲除(如crispr/cas9技術)、基因克隆、質粒構建等研究背景。(3)天然產物化學或藥物化學相關專業,具有天然產物提取分離、結構鑒定等研究背景。 |
曾克武 | (1)天然藥物/中藥活性分子探針合成、靶點鑒定、藥理機制研究。(2)天然藥物/中藥活性分子調控蛋白質的化學生物學、結構生物學、細胞藥理學研究。要求申請者具有生物學、藥理學、藥物化學、化學生物學、藥劑學及高分子材料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具有扎實的藥理學、生物學或化學理論基礎。要求應聘人員可熟練開展如下研究工作的一種:藥物分子及其探針的合成及結構修飾,蛋白質的功能與結構生物學研究,細胞分子信號通路研究,天然產物水凝膠及納米粒制備,建立基于分子互作技術的藥物篩選、靶標垂釣及酶動力學研究體系,利用組織病理學技術和多色染色技術進行疾病診療研究。 |
徐正仁 | 新型酶催化反應研究,生物催化及其在天然產物研究中的應用等。要求申請人具有天然產物生物合成、合成生物學或微生物學等相關研究經歷,能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熟悉分子克隆以及蛋白表達純化等分子生物學方面的實驗操作(生物催化方向);或具有有機合成化學、藥物化學等相關研究經歷,具有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者優先(化學合成方向)。 |
沈琳 | 消化系統腫瘤(如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胃腸間質瘤以及神經內分泌癌)的精準治療和轉化研究工作。招聘博士后的主要工作方向包括設計并開展與消化系統腫瘤相關的基礎及轉化研究,以便評估或開發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獲益。申請人應該熟練掌握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或細胞和動物實驗技能,同時具有一定的生物信息學或統計學知識背景。有腫瘤學、免疫學、藥學、生物信息/生物計算或類似專業背景者優先考慮。 |
王韻 | 神經系統細胞信號轉導的研究。包括:(1)慢性痛及神經精神共病的分子和環路機制;(2)神經發育及相關腦疾病;(3)神經損傷與修復。熟悉痛覺或神經發育研究領域,或具備電生理背景者優先考慮。 |
楊寶學 | 心血管藥理學和新藥研發。招聘醫學或藥學專業博士后。 |
席建忠 | 從事基因編輯技術和大規模功能基因篩選技術的研發應用工作。在功能基因解析、新藥靶點、活性分子篩選、藥效評估動物模型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招聘生命科學、基礎醫學專業的博士后。 |
黃超蘭 | 質譜技術開發及蛋白質組學在基礎和臨床科研中的方法學研究。招聘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及相關專業的博士后,在免疫、代謝、神經、質譜等專業領域具有研究經驗者優先考慮,要求近3年來以第一作者至少發表1篇相關領域sci論文。 |
孫崎 | 多組分反應及金屬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構建新型雜環化合物;α7 nachr、nav1.2等離子通道靶點調節劑的設計與合成。招聘博士后從事神經系統候選藥物的合成及活性篩選等相關研究。要求有機化學、藥物化學或化學生物學專業,具有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 |
三、應聘條件
1、已獲得博士學位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5歲;
2、熱愛科研,具備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和科研創新意識,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與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發表過相關領域的科研論文;
3、品學兼優,為人正派,作風嚴謹,工作踏實勤奮,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
4、身體健康,符合北京大學醫學部有關博士后管理的規定。
四、應聘程序
1.應聘者將相關材料發送到sklnbd@bjmu.edu.cn,郵件主題請注明"博士后應聘+姓名"。
2.綜合考察應聘者材料,擇優組織面試。
3.按照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后進站程序辦理相關手續。
4.截止日期:6月10日(第一批);8月31日(第二批);11月30日(第三批)
五、應聘材料
1.個人簡歷和個人信息簡表(見附件);
2.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代表性論文、專利等成果,不超過3項;
3.學歷證明(應屆生出具2020年可畢業證明);
4.至少2名專家的推薦信,其中一名推薦人須是申請人博士生導師;
5.博士后工作期間的研究設想。
除個人信息簡表外,其他材料合并成一個pdf文件。
六、相關待遇
1.普通全職博士后稅前年收入約21萬元(含單位公積金),博雅博士后稅前年收入約27萬元(含單位公積金);合作導師為優秀博士后發放項目酬金。
2.博士后按進站時間排隊申請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繳納房租。
3.博士后享受職工待遇。
4.提供參加各種國際、國內會議等訪問交流機會,鼓勵博士后申請各類研究經費或獎勵經費,包括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博新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0年5月25日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寧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海寧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海寧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